文案 | 天天
编辑 | 南枫
马嘉祺淘汰、陈楚生第一,单依纯才第五。
新一期《歌手》直接承包了热搜,"难听"两个字充斥着词条,沈梦辰第一次看到满屏的热搜,念不出来一条。
从《浪姐》到《歌手》。
芒果还是一如既往地会搞事情。
而作为能将一个 IP 拍"一辈子"(夸张)的湖南卫视,在综艺上自然是不会有空挡的。
这不,《中餐厅 9》也闪亮登场了。
当然,能发展到第九季,那也是有点东西的。
明星们将去往异国他乡,在无人认识的地方,经营一家餐厅。
从买菜、做饭,到设计菜单价位,还有洗碗等所有大小事情,都由他们自己解决。
在这个节目里,观众能看到明星与影视剧中,完全不同的一面。
然而,看了第一期后,我只想说:这节目办到什么时候是个头?
嘉宾咖位一季不如一季,又给流量开道了?
其实芒果的综艺,之所以能一个比一个火爆,最关键的便是常驻嘉宾。
湖南台总能请到大咖站台,才能把每个 IP 成功商业化,让观众产生观看的兴趣。
《中餐厅》自然也是如此。
比如第一季的某薇、黄晓明、周冬雨还有张亮等作为常驻。
光是前三位,分量就已经够了,影帝影后齐聚一堂,这还说啥了。
第二季苏有朋、舒淇还有王俊凯打头阵。
这三位既有超高的国民度,又能手握流量。
要知道王俊凯可是与普通流量明星,不是一个级别的。
第三季,黄晓明、秦海璐、王俊凯还有杨紫,作为常驻嘉宾亮相。
同样,差不多年龄段的中生代演员男女各一位,杨紫和王俊凯又是顶流中的顶流。
有人会做饭,有人可以管钱,还有人心甘情愿充当服务员。
干活是绝对不会少人的。
包括第四季有赵丽颖、杨超越,第五季的宁静、周也以及檀健次。
甚至第六季还有殷桃、尹正。
不难发现,这种在外面开餐厅的慢节奏综艺,阵容是必须要有国民度的。
无论是某薇与黄晓明,晓明哥与秦海璐,还是晓明哥与宁静、殷桃。
可以说在保持了咖位差不多的条件下,还有"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原则。
再加上流量小花、小生的加入,王俊凯、杨紫、赵丽颖等,能带来大量粉丝,同时还没什么架子,活人感满满。
如果观众喜欢看看餐厅,当然可以走进现实去观察。
所以,《中餐厅》的火,其实是阵容撑起来的。
然而,到了第九季,我是真看不懂了——
黄晓明、姜妍、丁禹兮、沈月、翟潇闻,还有尹浩宇。
没想到有朝一日,咖位要靠晓明哥一人扛着了。
然而,如今的黄晓明本身口碑就已经崩了,路人缘大不如前。
其他人更是没几个能撑得起来的,以前能看到王俊凯和杨紫互相开玩笑。
如今这几个人,乍一看脸,观众都不一定能认识。
而且,之前至少还有个国民度极高的实力派。
如今来看,除了林大厨,似乎没一个能真正扛得起来,"实力派大咖"这一称号吧。
所以,当一部综艺发展到,只能为流量明星开道,也只能说明这个 IP 真的要走到头了吧。
叫苦不迭、不会说英语,只会抱怨的 208W?
看完更新的第一期,只有一个人让我印象深刻:
林大厨。
这些年轻的流量明星实在是太娇气了,唯一一个干活的林大厨,一开始状态就已经吊打了所有人。
刚到地方,节目组告诉他们明天中午 12 点,要去三个地方打工。
中午 12 点,这个时间已经非常充裕了。
可偏偏还是有人,瞪大了双眼,感觉非常震惊。
12 点都惊奇,真不知道平时拍戏几点才能到片场。
镜头一转,大家早上已经梳洗打扮好。
结果所有人都在抱怨自己没怎么睡觉。
有人说自己只睡了 4 个小时,有人只睡了 2 个小时,甚至有的人压根就没睡觉。
作为一个成年人,明知道第二天的计划,总该以最好的状态面对吧。
而且,对于《中餐厅》这种综艺,每个人应该都知道是什么风格。
结果只有林大厨,是真来"工作"的。
人生地不熟,没有一个人想着提前了解一下当地人的喜好,或者周边环境。
只有林大厨,睡得很好,而且还没启动资金,就已经开始宣传他们的餐厅了。
接着,姜妍和沈月首先启程,前往节目组联系好的餐馆。
其他几个男生,直接开启旅游模式了。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随便一个景色都得合张影,不知道的还以为参加的是旅综。
不难看出,这些人大部分不仅没做什么功课,压根就没有真的要来干活的意识。
睡了三四个小时,说要打工磨磨蹭蹭,但,一要出去玩,那叫一个兴奋。
在先导片中,翟潇闻特意"显摆"了一下他的学习成果。
这是一本名为"餐饮服务英语口语大全"的工具书。
导播看他这么激动,问他:看来做了很多准备。
翟潇闻的回答只有四个字:很有自信。
随后,他表示这本书中,有一句话特别重要。
于是,这哥把书翻开到 21 页。
之间这本崭新、没有任何标记的书页中,有一句是:
Could you speak more slowly?
观众:?
紧接着,这哥显摆的还没停。
他又向镜头,用带有奇怪口音的语气,读出了另外一个句子:
Sorry, I still don ’ t understand what you said.
好,上国外开餐厅,不是让人家说慢点,就是听不懂。
两句话都完全不熟练,也不知道靠什么听懂人家说话。
结果,导播又发话了——
人家不怎么说英语。
看到这里,我的厌蠢症都犯了。
大哥,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特别幽默?
更幽默的来了。
到了打工的地方,黄晓明不言语一直干活,另一位年轻明星负责交谈,这哥的英语说得才是真的溜。
而备采时信心满满的翟潇闻,到这一刻,是干活跟不上趟,说话也根本听不懂。
都已经这时候了,别人都在忙,只有他,依旧在"学英语"。
其他组也没好到哪去。
就干了这么不到半天,几乎所有人都叫苦不迭。
因为干不了别的,他们只能当服务员或者帮厨切菜,这么简单的工作,到了他们脸上那叫一个"累"。
观众看到的,只有抱怨。
一群大少爷、大小姐,来综艺里一边挣钱,一边体验生活。
同时,嘴里还少不了抱怨。
如果这都不行,我很想知道,他们有什么信心能干起来一家餐厅的。
结语
当然,也有积极努力的,比如不吭声的晓明哥、英语很溜的丁禹兮等。
然而,这种节目,要么能安安分分真把活干得井井有条,要么每人都有节目效果,一张嘴就能让人笑开怀。
好歹第八季还有岳云鹏,这次好了,到了第九季,承担得起整部综艺"笑点担当"的,竟然是 26 岁一句英语都说得磕磕巴巴的人。
有人糊到底掉,有人无聊又没梗。
如果再不会干活,只要有点累那就叫苦不迭,那观众看着也是疲惫不已。
好家伙,好不容易点开个综艺,还得看别人抱怨,观众是自己找罪受。
这节目,还有啥看头啊?
-END-
十大炒股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