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朋友聊天,他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多历史上的航海家、商人,甚至殖民者,都要拼命往斯里兰卡跑?这不就是印度洋里一个小岛吗?
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世界上有些地方,好像就是自带“主角光环”?斯里兰卡就是其中之一。明明只是6.56万平方公里,连个山东省大都没有,却偏偏成了印度洋上的“必争之地”。
如果你站在世界地图前,把印度洋当作一个巨大的海运广场,斯里兰卡就像广场中间那个超级显眼的“出入口”,不管你是从中东运石油,还是从东亚运货去欧洲,绕不过它门口这条道儿。
我们先从“尺寸”说起。
6.56万平方公里,听起来没概念?我给你换算一下,相当于台湾岛加海南岛的总和,也差不多等于整个宁夏的面积。对于一个岛国来说,这就像打王者匹配到一个“刚刚好”的英雄,不大不小,输出和灵活兼顾。
面积太大,像格陵兰,开发不起;面积太小,像马尔代夫,风景虽美但资源捉襟见肘。斯里兰卡这块地,刚刚卡在了人类最适合开发的区间——土地够用,管理不费力,绝了。
再看地形,更让人眼红。
80%的国土是平原,农业朋友一听就知道这啥概念:这岛上的耕地,居然能和江苏省打个平手。岛都快比省能种了,你说它农业靠不靠谱?
我当时看到这数据,脑子里第一反应是:这哪是个岛,分明是一块浮在印度洋上的大田地!
你想想,在岛上种地、修城、铺路都方便,哪像那些全是山的岛屿,修个高速都得打几十个隧道。
当然,最吊打其他岛屿的,还得是地理位置。
斯里兰卡靠近赤道,扼守着连接马六甲—苏伊士的主航道,正好卡在亚洲—中东—欧洲三点之间。我朋友开玩笑说,这地儿就像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不管你去哪,先得停一脚。还真不是玩笑——每年3.6万艘商船从它家门口经过,货物价值高达2万亿美元。
想象一下,要是你家开在这十字路口,是不是连开个早餐摊都能发财?
这也难怪,历史上葡萄牙、荷兰、英国轮番上阵,都要在这儿插个旗。每个殖民者都心知肚明:控制了斯里兰卡,就等于在印度洋开了一个“观察哨”。就像中国古代的潼关、函谷关,战略意义不能再明显。
殖民者的算盘好打,本地人就苦哈哈了。斯里兰卡的命运,从来都不是自己决定的,而是被周边大国当成棋子下。
但你以为现在就没事了?那你太天真了。
今天虽然没殖民,但全球化海运竞争更激烈。中国推“一带一路”,印度搞“东向行动”,大家都在围着斯里兰卡布阵。谁拿下科伦坡港、汉班托塔港,就等于提前买下了未来海运话语权的保险单。
你说这岛重要不重要?
我记得去科伦坡的时候,当地朋友跟我说,他们家祖辈三代都在港口打工,小时候看英国人、长大后看印度人、现在又来了中国人。他一笑说:“这个岛,谁强就就来。”
我当时心里一阵感慨:斯里兰卡可能是全世界最懂地理价值的普通百姓,因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命运的十字路口。
在我看来,斯里兰卡的“贵”,贵在自然天赋满点——
刚好的面积,让它能撑起一个国家;友好的地形,让它农业和基建都有搞头;完美的位置,让它在全球航运中拥有话语权。
这仨要素加起来,堪称“岛屿界的天选打工人”,走到哪儿都被拉入全球主线剧情,想低调都难。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十大炒股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