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那会儿美国造航母跟下饺子似的,一年能整出十几艘,现在十年磨一剑都算快的。
那时候的船厂焊枪火花四溅,工人们叼着烟卷抡锤子,叮叮当当一阵忙活,又一艘埃塞克斯级下水了。
现如今呢?
纽波特纽斯船厂老师傅挠着头皮,盯着图纸直嘬牙花子:“这电磁弹射的线路比俺孙子的乐高积木还难拼!”
那时候的航母说白了就是能起降飞机的铁壳子。
舰载机轻巧得很,最大也就三吨重,甲板铺层厚木板就能凑合用。
现在的舰载机可不是闹着玩的,三四十吨的铁疙瘩要从甲板上弹射起飞,好家伙,那阵仗跟扔铅球似的——得先助跑还得使巧劲。
福建舰上的电磁弹射器能让三十多吨的歼-15在百米内加速到起飞速度,这技术难度堪比用绣花针给蚂蚁做双眼皮。
钢材这玩意儿也讲究得很。
普通民船用的钢板搁航母上就是纸糊的,飞机尾焰一喷就得变形。
航母甲板得用特种钢,既要扛得住高温喷射流,又要耐得住海水腐蚀。
全世界能造这种钢材的厂家掰着手指头都数得过来,比会做正宗佛跳墙的师傅还稀罕。
阿根廷海军曾经掏空家底买了艘二手航母,结果连维修费都凑不齐。
当年他们可是连一战时期的老古董无畏舰都卖了凑钱,现在那艘五月二十五号航母早就停在港口生锈,远远望去跟海鲜市场的铁皮屋没啥两样。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倒是光鲜亮丽,可惜三天两头闹毛病,动不动就冒黑烟趴窝,水兵们私下都管它叫“老烟枪”。
蒸汽轮机这玩意儿看着笨重,里头门道可深了。
美国二战时用的轮机现在能造的国家反而更少了,咱们也是十几年前从乌克兰弄来技术才吃透这门手艺。
更逗的是美国自己也曾栽过跟头,他们曾经想搞电力驱动的列克星敦号,结果传动效率低得感人,最后还是偷偷引进了英国的齿轮变速箱技术。
现代航母的维护成本高得吓人,光是一条阻拦索就顶得上一辆豪华跑车的价钱。
舰载机着舰时钩住绳索的瞬间,相当于一辆卡车从六十公里时速急刹到静止,这根钢缆每用个百来回就得更换,不然谁也不敢保证下次飞机会不会直接冲进海里喂鱼。
舰岛设计更是门艺术。
现在的航母都把舰岛越修越小,福建舰干脆把舰岛缩水了三分之一。
为啥?
要给甲板腾地方多停飞机呗。
这就跟北上广的学区房似的,每一平米都得精打细算。
雷达和电子设备现在都集成化了,不需要那么大地方摆弄,这就好比现在的智能手机取代了早年的大哥大,功能更强体积反而更小。
航母战斗群出门遛弯可不是单独行动,身边总跟着一群“保镖”。
驱逐舰、护卫舰、补给舰前呼后拥,阵仗比明星出街还气派。
这些随从船只既要负责防空反潜,又要操心物资补给,整个船队一天光伙食费就能吃掉一个小县城饭店半年的营业额。
飞行调度更是门学问。
甲板人员得穿着五颜六色的马甲各司其职,红马甲管弹药,绿马甲管起飞,黄马甲像交警似的指挥飞机移动。
这套系统复杂程度堪比春运时期的火车站调度,稍有不慎就会上演“碰碰机”惨剧。
地勤人员都练就了眼观六路的本事,一边要躲着喷气尾流,一边还得留意头顶随时可能落下的阻拦索。
航母造价之所以节节攀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代舰载机的身价翻着跟头往上涨。
F-35C单架就要一点五亿美元,相当于把三百辆保时捷911堆在甲板上晃悠。
训练一名舰载机飞行员的成本比等重量的黄金还贵,从筛选到放单飞至少要投入十年时间和上亿资金。
这些变化背后其实是战争形态的整体变革。
过去讲究的是数量压制,现在追求的是质量优势。
一艘福特级航母的作战效能抵得上二战时期整个特混舰队,这就好比智能手机取代了大哥大,虽然价格翻了百倍,但功能强大得不止一星半点。
造船工人们常念叨,现在的航母每个铆钉都透着高科技味儿。
从前抡大锤的活儿现在都交给了工业机器人,电焊工得会编程,铆工得懂三维制图。
老师傅看着自动焊接机械臂直咂嘴:“这玩意比俺当年处对象还难伺候!”
本文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杜绝低俗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十大炒股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